首頁 > 法律知識 > 什麼是正當防衛?怎樣才算防衛過當?

什麼是正當防衛?怎樣才算防衛過當?

  • 什麼是正當防衛?怎樣才算防衛過當?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什麼是正當防衛?怎樣才算防衛過當?

     

    生活中難免可能遇到突如其來的暴力威脅或攻擊,如果真的遇上了,我們能不能反擊?反擊到什麼程度才不會觸法?這就涉及到《刑法》中的「正當防衛」與「防衛過當」概念。

     

   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什麼情況下可以自我防衛、什麼時候可能構成防衛過當,甚至觸法負責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一、什麼是正當防衛?

     

    • 依據《刑法》第23條的規定,所謂「正當防衛」,是指對於現在不法的侵害,為避免自己或他人權利受到損害,而所為的必要防衛行為
    • 法律依據:《刑法》第23條前段:

     

    「對於現在不法之侵害,而出於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之行為,不罰。」

     

    • 也就是說,如果有人當場對你進行不法攻擊,你是可以出手反擊的,而這種反擊是「合法」的,不會構成犯罪。
    • 正當防衛的三個條件:

     

    條件

    說明

    ❶ 有「不法侵害」

    對方必須在進行非法攻擊,如:打你、砍你、闖入你家等

    ❷ 「現在」正在發生

    防衛的當下,對方的行為仍在持續中,事後報復不算

    ❸ 防衛行為是「必要的」

    你反擊的手段不能遠超對方威脅的程度

     

     

    二、什麼情況是正當防衛?

     

    【案例一:路上遇襲】

    你在路上被陌生人無故揍一拳,你立即出手將對方推開或打回去,制止對方繼續攻擊。這屬於典型正當防衛

     

    【案例二:深夜闖空門】

    有人半夜闖入你家,手持刀具威脅你和家人。你拿棍棒反擊,將他打倒。這屬於保護自己與家人安全的正當防衛

     

     

    三、什麼是防衛過當?

     

    • 如果你雖然是為了自保,但使用的手段或力道過頭、超過必要限度,就有可能構成「防衛過當」。
    • 法律依據:《刑法》第23條後段:

     

    「防衛行為過當者,得減輕或免除其刑。」

    • 意思是,防衛行為雖然是出於自保動機,但若過度傷害對方,可能仍需負一定法律責任。
     

     

    四、什麼情況會構成防衛過當?

     

    【案例一:對方只是揮拳,你卻拿刀砍】

    小張被人推了一下,回手就掏出刀來刺傷對方。這種以明顯過大的手段回應較輕微攻擊,就可能被認為是防衛過當。

     

    【案例二:對方已停止攻擊,你仍追打】

    對方已經被你打倒在地、不再構成威脅,你還繼續攻擊對方致重傷,這樣也會被認為防衛已經「超過必要限度」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五、法院會怎麼判斷是否「過當」?

     

    • 法院會根據下列因素來綜合判斷防衛行為是否過當:

     

    判斷標準

    重點說明

    對方的攻擊強度

    是推擠、拳打、持刀還是持槍?

    當下情境是否緊急

    是否有時間逃跑?現場有沒有其他人?

    防衛手段是否相當

    拿棍棒對付空手 vs. 拿刀砍空手,力道差異?

    攻擊是否持續進行

    對方已停止攻擊,還繼續打就容易過當

    是否為即時反應

    是當場防衛?還是事後找人報復?(報復不算防衛)

     

     

    六、構成防衛過當一定會被判刑嗎?

     

    • 不一定。《刑法》第23條明文指出:「防衛行為過當者,得減輕或免除其刑。」
    • 換句話說,只要是出於防衛意圖,即便過當,法院也可能基於情節輕微、情急反應、無傷害故意等因素給予減輕或免刑的判決。
    • 例如:有人持刀要傷你,你情急之下將對方重傷,法院可能認定你「防衛過當」,但酌情免刑或給予緩刑。
     

     

    七、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總整理

     

    項目

    正當防衛

    防衛過當

    法律依據

    刑法第23條

    同上(後段)

    是否違法

    否(不構成犯罪)

    是,但法院可酌情減刑或免刑

    成立條件

    有現在不法侵害 + 適當防衛手段

    有不法侵害,但防衛手段過度

    可能後果

    無罪(無需負責)

    視情況減刑、免刑,仍可能須負民事賠償責任

    常見爭議

    力道是否適當、是否為當場反應?

    是否有報復心態?對方是否已停止攻擊?

     

     

    八、結語:防衛可以,過度就危險!

     

    • 正當防衛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最後防線,但它也不是無限制的反擊權。每一次的防衛行為,法院都會逐案審酌是否**「合乎比例與必要性」**。

     

    • 簡單記住一個原則:可以防衛、但不能報復;可以制止、但不能過頭。

     

    • 當你遇到危險時,第一優先應該是脫離現場、報警處理;必要時再行使防衛權。避免讓自己從受害人變成加害人,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理解的法律界線。

     

   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深入了解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的相關知識!如果你或身邊的人遇到防衛過當的相關問題,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協助是最好的選擇。

     

    如有相關問題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,亦或需要律師幫忙協助開庭、偵訊、撰狀起訴,歡迎來電或加入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官方LINE帳號預約免費諮詢,讓我們來提供你堅強的法律支持。

     

    「以法為舟,渡人至岸——恆河國際法律事務所與您共進。」

     

    提醒: 本文僅為一般法律知識介紹,並非法律諮詢。若您有具體的法律問題,建議諮詢專業律師。


     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驗證碼
上一頁
TOP